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奇热小说网 www.qirexs.com,搜神记/干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狰狞恐怖。宋大贤照样弹琴,根本就不理睬它,鬼悻悻离去。到街市上去拿了一个死人的头后,鬼又回来对宋大贤说:“你是不是也睡一会儿呢?”说完,就把死人的头扔在宋大贤面前。宋大贤说:“很好,我晚上睡觉差一个枕头,正想找这样一个东西。”鬼又悻悻离去,过了很久,鬼又回来对宋大贤说:“我们两个是不是进行一次徒手搏斗呢?”宋大贤说:“可以。”话没说完,鬼就冲上前来,宋大贤迎上去伸手抓住它的腰,鬼急忙叫喊:“死。”宋大贤三两下就把鬼杀死了。第二天起来一看,死的竟是一只老狐狸。从此以后,这个亭子就再也没有闹过鬼怪了。

    到伯夷击魅

    原文

    北部督邮西平到伯夷,年三十许,大有才决,长沙太守到若章孙也,日晡1时,到亭,敕前导人且止。录事掾曰:“今尚早,可至前亭。”曰:“欲作文书。”便留,吏卒惶怖,言当解去。传云:“督邮欲于楼上观望,亟扫除。”须臾,便上。未暝,楼镫阶下,复有火。敕云:“我思道,不可见火,灭去。”吏知必有变,当用赴照,但藏置壶中。

    日既暝,整服坐,诵六甲孝经易本讫,卧。有顷,更转东首,以孥巾结两足帻冠之,密拔剑解带。夜时,有正黑者四五尺,稍高,走至柱屋,因覆伯夷,伯夷持被掩之,足跣2脱,几失,再三以剑带击魅脚,呼下火照上。视之,老狐,正赤,略无衣毛。持下烧杀。

    明旦,发楼屋,得所髡人髻百余。因此遂绝。

    注释

    1晡:申时,即午后三点至五点。

    2跣(xiǎn):光着脚,不穿鞋袜。

    译文

    北部督邮到伯夷是西平郡人,年约三十岁。到伯夷是长沙太守到若章的孙子,能力出众而处事果断。一天黄昏,到伯夷一行来到一个亭子前,他下令前行的仪仗队员在亭中驻扎下来。录事掾向他汇报说:“现在天色尚早,可以继续前进到前面一个亭子再住宿。”到伯夷说:“我现在要写文书。”队伍便驻扎下来。吏卒感到害怕,提议说应当去祭祀神灵。此时,到伯夷派人传下话来,说:“督邮想上楼去观看,赶快上去打扫一下。”一会儿,到伯夷独自一人到楼上去了,这时候,天还未黑,楼上楼下都有灯火照明。到伯夷下令:“我要思考道学问题,不能看见火光,快把火光全部灭掉。”吏卒知道,这其中一定有原因,可能要用灯火来照明,而现在只是把灯火藏在壶中不露光而已。

    天完全黑了,到伯夷将衣服整理后坐下来读书,把六甲孝经易读了一遍后,到伯夷开始睡觉。睡了一会儿,到伯夷改换到床东头,他用长布巾把自己的两只脚包扎起来,戴上头巾和帽子,然后,悄悄解开腰带,拔出宝剑。深夜,屋中出现了一个四五尺长的黑影,慢慢地,黑影越来越高,它走到正屋,就向到伯夷扑去,到伯夷用被子把它蒙上,然后与它搏斗,搏斗中,到伯夷脚上包扎的布巾脱落,到伯夷光着脚同鬼怪搏斗,几次险些让鬼怪逃掉。到伯夷用宝剑、腰带去击打鬼怪的脚,并呼喊下面点上灯火上楼去照明。用灯火一照,原来是一只红色的老狐狸,全身上下没有一点毛,到伯夷叫人把狐狸拿下去烧死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到伯夷下令打开楼上房间依次搜查,结果找到了被鬼怪剃掉的人的发髻一百多个。自此之后,这里的鬼怪就绝迹了。

    胡博士

    原文

    吴中有一书生,皓首1,称胡博士,教授诸生。忽复不见。九月初九日,士人相与登山游观,闻讲书声;命仆寻之,见空冢中群狐罗列,见人即走,老狐独不去,乃是皓首书生。

    注释

    1皓首:白头,指老年。

    译文

    吴国地区有一个白发书生,自称胡博士,他开馆收徒,教授学生。忽然一天,学生再也找不到他了。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,一群读书人约在一起登山游览,忽然听到胡博士讲学的声音,读书人忙叫仆人去寻找他。结果发现,在一座空墓中聚集着一群狐狸,见有人来,狐狸四下逃窜,只有一只老狐狸站着不动,这正是那个白发书生胡博士。

    谢鲲擒鹿怪

    原文

    陈郡谢鲲,谢病去职,避地于豫章,尝行经空亭中,夜宿。此亭,旧每杀人,夜四更,有一黄衣人呼鲲字云:“幼舆!可开户?”鲲澹然1无惧色,令申臂于窗中。于是授腕。鲲即极力而牵之。其臂遂脱。乃还去。明日看,乃鹿臂也。寻血取获。尔后此亭无复妖怪。

    注释

    1澹然:神态安闲的样子。

    译文

    陈郡人谢鲲,为避祸称病辞去职务,来到豫章郡隐居。一天,他路过一个空亭,夜里便在亭里住宿。以前,这座空亭晚上经常有人被杀。到半夜四更时分,有一个穿着黄衣服的人在窗外喊着谢鲲的字说:“幼舆,可以开一下门吗?”谢鲲神色自然,一点也不害怕,叫那人把手臂从窗户中伸进来。于是,黄衣人把手腕伸了进来,谢鲲立即用力拉住他的手,黄衣人竭力挣扎,直到手臂被拉脱后才得以逃走。第二天一看,拉脱的手臂竟是一只鹿臂。谢鲲顺着血迹寻找,最终把这头鹿捕获。此后,这座亭子再也没有鬼怪出现了。

    猪臂金铃

    原文

    晋有一士人姓王,家在吴郡,还至曲阿,日暮,引船上,当大埭1,见埭上有一女子,年十七八,便呼之,留宿。至晓,解金铃系其臂,使人随至家,都无女人。因逼猪栏中,见母猪臂有金铃。

    注释

    1埭(dài):堵水的土坝。

    译文

    晋朝有一个姓王的读书人,家住在吴郡,一天,他乘船回家途经曲阿县,天黑时,船靠在大堤上。这时,他看见大堤上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,便把她喊到船上同宿。天亮的时候,他解下一只金铃系在女子的手臂上。然后派人跟在她后面随她回家,回到她家一看,一个女人也没有,于是,靠进猪栏边仔细寻找,只见一只母猪的臂上系着金铃。

    王周南

    原文

    魏齐王芳正始中,中山王周南,为襄邑长,忽有鼠从穴出,在厅事上语曰:“王周南!尔以某月某日当死。”周南急往,不应。鼠还穴。后至期,复出,更冠帻皂衣而语曰:“周南!尔日中当死。”亦不应。鼠复入穴。须臾,复出,出,复入,转行,数语如前。日适中。鼠复曰:“周南!尔不应死,我复何道?”言讫,颠蹶1而死。即失衣冠所在。就视之,与常鼠无异。

    注释

    1颠蹶:跌落。

    译文

    三国时代,曹魏正始年间,中山郡人王周南任襄邑县令。一天,一只老鼠忽然从洞穴中钻出,它跑到公堂上来对王周南说:“王周南!你将在某月某日死掉。”王周南不说话,急忙赶过去,老鼠一转身又钻进洞穴去了。到了那一天,老鼠又来了,这次,老鼠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,头上戴着头巾,它对王周南说道:“周南!你今天中午就会死去。”王周南还是不说话,老鼠又钻入洞穴中。一会儿,老鼠又钻出来了,就这样,老鼠钻进钻出来回转了几圈,每次都说着同样的话。到了中午,老鼠又说:“周南!你既然不答应去死,我还能说什么呢?”话刚说完,老鼠就跌在地上死去了,老鼠身上的衣帽也不翼而飞。王周南走近一看,这只老鼠同普通的老鼠并没有什么差异。

    安阳亭三怪

    原文

    安阳城南有一亭,夜不可宿;宿,辄杀人。书生明术数,乃过宿之,亭民曰:“此不可宿。前后宿此,未有活者。”书生曰:“无苦也。吾自能谐。”遂住廨舍1。乃端坐,诵书。良久乃休。夜半后,有一人,着皂单衣,来,往户外,呼亭主。亭主应诺。“见亭中有人耶?”答曰:“向者有一书生在此读书。适休,似未寝。”乃喑嗟而去。须臾,复有一人,冠赤帻者,呼亭主。问答如前。复喑嗟而去。既去,寂然。书生知无来者,即起,诣向者呼处,效呼亭主。亭主亦应诺。复云:“亭中有人耶?”亭主答如前。乃问曰:“向黑衣来者谁?”曰:“北舍母猪也。”又曰:“冠赤帻来者谁?”曰:“西舍老雄鸡父也。”曰:“汝复谁耶?”曰:“我是老蝎也。”于是书生密便诵书。至明不敢寐。

    天明,亭民来视,惊曰:“君何得独活?”书生曰:“促索剑来,吾与卿取魅。”乃握剑至昨夜应处,果得老蝎,大如琵琶,毒长数尺。西舍,得老雄鸡父;北舍,得老母猪,凡杀三物,亭毒遂静,永无灾横。

    注释

    1廨(xiè)舍:廨署。

    译文

    安阳县城南边有一个亭子,晚上,人不能在亭子里住宿;因为,在亭子里住宿,总是有人要被杀死。有一个书生精通术数,一次路过亭子便要求在此住宿。亭边的村民对他说:“这里不能住宿,以前在此住宿的人没有一个活下来。”书生回答说:“不要紧,我自己会小心应付。”于是,书生便住在亭中的客房里,晚上一直端坐读书,读到很晚才休息。半夜之后,一个身穿黑色单衣的人在门外呼喊:“亭主!亭主!”亭主应声回答。黑衣人问:“看见亭中有人吗?”亭主回答说:“先前有一个书生在这里读书,刚刚才休息,可能还没有睡着。”门外的人轻声叹了口气便走了,一会儿,又有一个戴红头巾的人来呼喊亭主,问话也与先前那人相同,随后,也是轻声叹息后便离开了。之后,亭中一片寂静。书生知道,不会来人了,就立即起身来到刚才呼喊的地方,模仿着呼喊:“亭主。”亭主也应声回答。书生问:“亭中有人吗?”亭主的回答与先前一样。书生又问:“刚才那个穿黑衣服的是谁?”亭主回答说:“是北屋的老母猪。”书生问:“那个戴红头巾的又是谁?”亭主回答:“是西屋的老公鸡。”书生问:“你又是什么呢?”亭主说:“我是老蝎子。”于是,书生不敢睡觉,暗中背书一直到天明。

    天亮后,亭边的村民到亭子来观看,看见书生后非常吃惊,说:“你是怎么活下来的?”书生说:“赶快去找把剑来,我同你们一起去捉鬼怪。”书生手里提着剑,来到昨晚问话的地方寻找,果然,一只与琵琶差不多大的老蝎子被书生找到。然后,又在西屋找到了老公鸡,在北屋找到了老母猪。书生把三个鬼怪全部杀死。从此,这个亭子的毒害被根绝,再也没有灾祸发生了。

    汤应诛杀二怪

    原文

    吴时,庐陵郡都亭重屋中,常有鬼魅,宿者辄死。自后使官,莫敢入亭止宿。时丹阳人汤应者,大有胆武,使至庐陵,便止亭宿。吏启不可。应不听。进从者还外,惟持一大刀,独处亭中。

    至三更。竟忽闻有叩阁者。应遥问是谁?答云:“部郡相闻。”应使进。致词而去。顷间,复有叩阁者如前,曰:“府君相闻。”应复使进。身着皂衣。去后,应谓是人,于无疑也。

    旋又有叩阁者,云:“部郡府君相诣。”应乃疑曰:“此夜非时,又部郡府君不应同行。”知是鬼魅。因持刀迎之。见二人皆盛衣服,俱进,坐毕,府君者便与应谈。谈未竞,而部郡忽起至应背后,应乃回顾,以刀逆击,中之。府君下坐走出。应急追至亭后墙下,及之,斫伤数下,应乃还卧。

    达曙,将人往寻,见有血迹,皆得之云。称府君者,是一老狶1也;部郡者,是一老狸也。自是遂绝。

    注释

    1狶(xi):猪。

    译文

    三国时期,东吴庐陵郡所的亭楼常闹鬼怪,在此住宿的人,都会平白无故地死去。此后,凡到庐陵出使的官员,没有哪一个敢在亭楼里住宿。丹阳郡人汤应,武艺出众,胆量惊人。一天,汤应出使来到庐陵,便留在亭楼里住宿。亭吏告诉他亭楼不能住宿,但汤应不听,他叫随行人员退到亭外去住宿,而自己只拿了一把大刀,一个人留在亭楼里。

    夜过三更,忽然传来敲门声,汤应向远处问道:“谁在敲门?”门外有人回答:“部郡前来问候。”汤应把他请进屋,部郡寒暄问候一番后就离开了。不一会儿,又听见敲门声,来人自己介绍说:“郡守前来问候。”汤应又让他进屋,来人穿着一身黑衣服。郡守走后,汤应认为前两个都是人,因此,一点也没有产生怀疑。

    不久,门外又传来敲门声,来人说道:“部郡、郡守前来拜访。”此时,汤应开始产生怀疑,心想:“现在是深更半夜,并不是拜访的时候,况且,部郡和郡守也不应该一起来。”汤应知道,来的一定是鬼怪,就带着刀出去迎接他们。开门之后,只见两个穿着华丽的人一同走了进来。坐下之后,一个自称是郡守的人就同汤应谈话,正在谈话时,部郡忽然起身转到汤应的身后,汤应回头一看,提着刀就迎上前去搏杀,一刀砍中了部郡。郡守一看,起身就往外逃,汤应提刀急追,追到亭楼的后墙下面将他砍伤数下,汤应便回屋睡觉去了。

    天亮后,汤应带着人去寻找,顺着血迹,找到了两个被杀的怪物。原来,那个自称郡守的,是一头老猪,而那个所谓的部郡,则是一只老狐狸。从此之后,亭楼的鬼怪也就绝迹了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