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奇热小说网 www.qirexs.com,千古一帝李世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“安抚李密,你们可有良策?”

    “李密目前势旺,已经变得目中无人。父亲只需给李密一信,口气谦卑,表明愿推他为盟主。李密见了,自然不愿以我为敌。”李世民思索着慢悠悠地说道。

    李渊听了,欣喜不已。能屈能伸,大丈夫所为也。没想到我儿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,就有这般修为,这样的思量,真是太难得了。这么想着,感到此事再无需商议,即让人拿来纸笔,当着众人的面,亲自写了封信,派特使给李密送去。李密见李渊特使对他谦卑恭敬,非常自豪,展开信来一看,更是万分得意:

    “我等都属泷西李氏、西魏八柱国之后,我与弟,虽身处有异,根系本同。我今虽然起兵,只为共匡天下,志在尊隋。天生吾弟,当今英雄,愿推为盟主,以成大事。若事成时,蒙弟不弃,夏封于唐,斯愿足亦……”

    李密读罢,飘飘然然,扬起信来,大声对群臣说:“唐国公倘且这么推举,天下安能不是我李密的!”

    言毕,众人齐声应和,瓦岗寨欢天喜地。李密让人拿来文房四宝,当即就要给李渊回信。手下第一谋臣东海郡公徐世绩在一旁看了,说:“李渊何等人物,怎会领后于魏公?不过是他欲攻霍邑,担心魏公夹击,书信谦卑,只为权宜之计。这故作的谦卑,更加彰显了李渊的野心。魏公何以还如此高兴?”

    李密听了,大为扫兴,很不高兴地望着徐世绩说:“依将军之见,当如何处之?”

    “不作理会!”

    特使一旁听了,大吃一惊,就在这时候,只见李密瞪着徐世绩,怒气冲冲地说:“唐公乃天下英雄,他如此敬我,一片诚心,公……不过是心生忌意,心生忌意啊!”

    徐世绩听了,叹息一声,扬长而去。

    这徐世绩,字茂公,富豪出生。父亲徐盖,乐善好施。徐世绩十七岁时,隋朝天下已经大乱,便参加翟让的瓦岗军。初去,见瓦岗军横行乡里,就劝翟让说:“兔子不吃窝边草,我们可去宋、郑两州,劫商人的钱财,这样比劫附近的乡亲要好得多。”翟让听从了他的意见,结果附近的许多乡亲来参加义军,使义军得到大的发展。李密随杨玄感举事兵败来到瓦岗后,李世绩看到李密比翟让更有能力,就与秦寂宝、程知节等一道劝说翟让,奉李密为主。翟让听从劝说,使李密成了瓦岗的主宰。李密主持瓦岗后,自封为魏公。

    不久,炀帝令隋朝大将王世充讨伐瓦岗。李密派徐世绩领兵迎敌。在多次拒战后,徐世绩突出奇兵,大败王世充于洛水。李密论功行赏,封徐世绩为东海郡公。又过不久,河南、山东大水,饥民遍地。炀帝不去赈民,致使每天数万人饿死。徐世绩见此,向李密进言:

    “如今天下大乱,都是因饥饿而起。瓦岗可趁此攻下黎阳国仓,一可以开仓赈济饥民,二可以借此扩充我们的部队。”李密听了,令徐世绩攻黎阳。徐世绩领兵前往,当日攻下黎阳。开仓赈民,招募军队。短短不过十天,就招募到新军二十多万人,于是,李密的声威大振。渐渐地,李密变得傲气,再不象原来一般,听从徐世绩的意见。

    这一回,李密见徐世绩扬长而去。虽然知道他很不痛快,也不去理会。他对特使抱歉地一笑,拿起纸笔,给李渊写了封回信。特使高兴万分地拿了李密的信,快马回鞭,赶回西河郡,将李密的信交给李渊。李渊看了,哑然失笑,把信交给裴寂。

    “吾兄能识大体,推吾为四海英雄共盟主,足见吾兄目光远大,能识英雄。吾当与汝永结为好,戮力同心,执子婴于咸阳,殪商辛于牧野,岂不盛哉?”裴寂有声有色地读着李密给李渊的回信,众人听了,都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“这李密,还真拿自己当坐镇公府、有三司六卫还有元帅府拱卫的魏公了,以为自己从此将可以‘除亡隋之社稷,布将军之政令’了?”刘文静忍住笑说。

    “李密妄自矜大,我如今以卑词推奖,以骄其志。现在,我们可专意西征矣!”李渊舒心地说:“到时候,待关中平定,我们据险养威,观鹬蚌之相争,只准备坐收渔人之利也!”言罢,李渊忍俊不住,失声又笑,转而严肃地说:

    “事以至此,明日校场点兵,誓师出征,拿下霍邑!”

    4

    七月的太原,寒意虽侵城关,草木依旧茂盛。这日,云淡天高,鹰翔蓝天,风拂绿树。朝阳还刚刚升起,炊烟正弥漫于古城,李渊亲统中军,李建成、李世民分别统领左右两军,气势万千地来到校场。

    隋朝赤色的旗帜,已为新改的绛白色旗帜所替。晨风中,一面面绛白的旗帜,微微地抖动着,似在为一个行将瓦解的旧王朝至哀,又象在为一个行将崛起的新王朝至意。近十万大军,挤满了若大一个校场。此刻,李渊站在校场正北的高台上,精神抖擞,双目如炬。他仰望南面,大声宣讲出征誓言:

    “炀帝偏安南方,久不理政事,以至朝政荒芜,臣反民变,叛贼四起,百姓苦不堪言。为振救百姓,稳定朝廷,李渊欲尊隋炀帝为太上皇,立代王杨侑为帝,以使隋朝得以安定,以使隋朝民众得以免除战乱之苦。为达此目的,李渊遵从天命,起兵西征……”

    宣布完毕,众军士三呼:

    “尊炀帝为太上皇,立代王杨侑为帝!”

    李渊听罢,面色渐渐凝重,声有排山倒海之势,拔出长剑,向西一指:

    “兵进霍邑!”

    随着一声令下,近十万人马,浩浩荡荡,踏上西进征途。大军到霍邑西北五十里的贾胡堡时,果无宋老生兵马驻防。李渊下令安营扎寨,带了李世民兄弟俩及裴寂等人,登上一处高地,举目眺望周围地形。就在这时候,淅沥沥的秋雨,竟悄悄地下来,气势虽然不大,声音也细细的,可却是非常坚持地下着,一刻也不肯停。

    李渊一行,只好马回营地。以后,接连三天,秋雨还是不停,并且看不出有半点要停的苗头。士兵的新甲湿了,在秋风冷雨中冻得哆嗦,来不及遮盖的粮食草料湿了,失去了原来的香味。四处的道路,一遍泥泞,让人举步艰危。在不停而执着的秋雨中,一切都变得沉闷而了无生气。秋雨,摁住了李渊心头的高兴,也不断地打击着刚刚振奋起来的士气。三天来,李渊每日都会独立于大帐前,看看昏浑的天空,又看看泥泞中偶尔来去的士兵。他的身旁,常有他的两个儿子、裴寂和刘文静伴随。
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